
数字高程模型(Digital Elevation Model),简称DEM,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(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)。四川省,地处中国西南腹地,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,地形复杂多样。该省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,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,高差悬殊,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。西部为高原、山地,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;东部为盆地、丘陵,海拔多在1000~3000米之间;东部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,盆地西部为川西平原,土地肥沃,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,土地生产能力高;盆地中部为紫色丘陵区,海拔400~800米;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,属于青藏高原东南一隅,平均海拔3000~5000米。
ASTER GDEM数据由日本METI和美国NASA联合研制。自2009年6月29日V1版ASTER GDEM数据发布以来,在全球对地观测研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。但是,ASTER GDEM V1原始数据局部地区存在异常,所以由ASTER GDEM V1加工的数字高程数据产品也存在个别区域的数据异常现象。
ASTER GDEM V2版则采用了一种先进的算法对V1版GDEM影像进行了改进,提高了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精度和高程精度。该算法重新处理了1,500,000幅影像,其中的250,000幅影像是在V1版GDEM数据发布后新获取的影像。日本METI和美国NASA两个机构对V2版GDEM的数据精度进行了验证,结果显示V2版对V1版中存在的错误做了很好的矫正。ASTER GDEM V2全球数字高程数据于2015年1月6日正式发布,用户可以通过本平台获取经过拼接处理后的数据。
ASTER GDEM V2全球数字高程数据于2015年1月6日正式发布,空间分辨率为1弧度秒(约30 米),格式为GeoTIFF,参考大地水准面为WGS84/EGM96,特殊DN值:无效像素值为-9999,海平面数据为0。精度:垂直精度20米,水平精度30米。
四川省ASTER GDEM V2数据示意图